七月的浙江,籃球熱潮因“浙BA”而沸騰。7月6日晚,2025浙江省城市籃球聯賽揭幕戰在“中國襪都”諸暨打響,主場作戰的諸暨隊以79∶60戰勝“紡織業霸主”柯橋隊。這場較量不僅是籃球技藝的比拼,更成為兩地特色產業實力的生動縮影,讓“襪都”與“紡都”的標簽在賽場內外熠熠生輝。
草根賽場,產業基因融入熱血吶喊
“浙BA”以“草根籃球”為核心,參賽選手均為未涉足職業聯賽的本地業余愛好者,教師、公安干警、電商主播等各行各業的籃球愛好者紛紛登場。兩隊均以地域特色命名(諸暨稱“珍”行隊,柯橋稱“布”服隊),賽場橫幅和應援文化也融入“拉布布”“珍”等諧音梗,強化了產業文化傳播。同時,在現場和籃球一樣精彩的,是兄弟間PK較勁的城市“梗”:“‘襪噻’諸暨,火力全開”“柯橋永不止‘布’”……
這種產業印記的融入并非偶然。作為“草根賽事”,“浙BA”的參與者本身就來自當地社會百業,許多球員日常從事的工作便與本地主導產業息息相關。諸暨隊包含來自珍珠市場經營的商戶、襪企設計技術員等從業者,如“村BA”明星球員楊澤宇、楊少煒等,他們將籃球技藝與襪業產業結合,展現了“襪都”文化。
柯橋隊則匯集紡織面料銷售員、印染企業技術工人等,如紹興雨暉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干如峰等,通過比賽傳遞“紡都”精神,球員們經過四輪選拔代表柯橋出戰,展現了產業從業者的競技熱情。
對他們而言,賽場是籃球夢的舞臺,更是家鄉產業榮光的延伸。
襪都底氣,一根絲線織就全球版圖
諸暨能在賽場喊出底氣,源于其“中國襪都”的硬核實力。這里年產襪子占全球三分之一,從普通棉襪到功能性運動襪,從兒童襪到高端絲襪,產品覆蓋全球市場。僅253家規上襪企,2024年就創造了208.86億元的產值,一根細細的絲線,在諸暨織就了龐大的產業帝國。
與此同時,諸暨山下湖鎮更是“珍珠王國”的核心,掌握著全國80%、全球70%的珍珠交易量,從珍珠養殖、加工到設計、銷售,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籃球賽場外,珍珠與襪子這兩大支柱產業,早已成為諸暨經濟的“壓艙石”,也讓這座城市在全民籃球的熱潮中,自帶“產業自信”的光環。
紡都實力,一塊面料連接世界市場
柯橋的“紡織業霸主”地位同樣名副其實。作為全球紡織產業的核心樞紐,柯橋中國輕紡城每年承載著全球約四分之一的面料交易,從化纖面料到棉麻織物,從服裝面料到產業用布,這里的產品流向世界各地的服裝廠、家居企業。2024年,柯橋紡織產業年產物品達4.52億米,紡織業不僅是當地GDP的重要支撐(2024年柯橋GDP達2252.28億元),更塑造了“紡都”的城市基因。
依托紡織業的深厚積淀,柯橋民營經濟蓬勃發展,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3669元,民富底蘊為全民籃球提供了堅實基礎。從美麗鄉村的籃球場到專業賽事場館,紡織產業帶來的經濟活力,正轉化為全民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
勝負之外,產業與籃球共繪縣域活力
這場“襪都”與“紡都”的對決,勝負早已不是唯一焦點。比賽中,諸暨隊憑借扎實的攻防配合拿下勝利,正如其襪子產業多年來穩扎穩打的市場布局;柯橋隊雖敗猶榮,賽場展現的韌性恰似其紡織業在全球競爭中的靈活應變。
更重要的是,“浙BA”讓兩地的產業特色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當諸暨球員穿著印有“襪都制造”字樣的隊服沖鋒,當柯橋球迷舉著“面料品質如防守,密不透風”的標語助威,籃球賽場成了展示縣域經濟活力的窗口。正如浙江縣域經濟均衡發展的底色——諸暨以襪子、珍珠織就產業韌性,柯橋靠紡織夯實經濟高地,而“浙BA”則讓這些產業榮光在全民狂歡中被更多人看見、銘記。
隨著“浙BA”的持續推進,“襪都”與“紡都”的故事還將繼續。籃球點燃的熱血與產業鑄就的底氣交織,不僅書寫著浙江籃球的精彩,更成為“健康浙江”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