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美國國際服裝面料展(texworld usa)上,不少供貨商關注勞工成本持續上升、買家壓低最少訂貨量等情況。展覽會以紐約為基地,每年舉辦兩次,號稱北美規模最大的服裝面料業盛會,被視為業界重要指標。今年,除了東道主美國外,土耳其、臺灣和埃及參展團亦設置展館,備受注目。
勞工成本上升
業者普遍察覺到中國大陸勞工成本上漲,推高紡織品價格。不過,會讓許多買家看來不太擔心,似乎已經適應這種情況,并納入長遠規劃。迪拜yaser and mayasa co東主、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 yousif albeer便是其中一個。
談到價格上漲,yousif albeer表示價格是拾級而上而非飆升。他們的做法是順應價格變動,只要產品和設計合適,客戶亦會接受。
業者似乎覺得漲價是無可避免的事。首爾hong in enterprises co ltd董事總經理hans lee道出許多同業的心聲:「勞工成本越來越高,加上匯率轉強,價格便持續攀升。」
作為供貨商,中國大陸哈爾濱coco textile company經理yang gu說,在中國大陸,所有人、所有工廠、所有企業都面對同一問題,就是價格上漲。
雖然價格可能一路攀升,但是大致上買家和供貨商都覺得,近年從中國大陸出口容易得多。德國紡織品制造商蘭精(lenzing fibers)資深業務經理tricia carey確認這個趨勢,并表示許多美國買家都認為,過去10年中國大陸紡織品進步良多。
買家調整采購策略
中國大陸價格持續上升,促使買家調整采購策略,另覓貨源購買價格合理的優質面料。有數個國家是熱門選項,其中包括越南及柬埔寨。
蘭精也在物色其他采購地點,并評估哪一個國家將會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采購熱點。carey指出,現在很多買家對《跨太平洋伙伴協議》,簡稱tpp的成員國感興趣。目前這個貿易集團包括澳洲、文萊、智利、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美國和越南。
意外的是,日本也有機會奪去中國大陸內地的生意。日本向來被認為成本過高,但是近年該國經濟結構出現一些轉移,或會令情況完全改變。香港sam ling products營銷經理jojo lam亦評估這方面的可能性,認為隨著日圓下跌,日本的競爭力已經提高,可以成為中國大陸內地的對手。
價格攀升推動產品升級創新
面對價格上漲,很多紡織品生產商致力改善面料質素,藉此留住買家。gu 表示,他們的方針是積極研發新產品。以往他們以量產為主,現在則較注重開發中高檔產品。他說為了改善產品素質,挽留客戶,必須靈活變通。
業界對創新面料需求增加,勞工成本上升并非唯一原因;事實上,很多人認為這是市場發展的自然結果。
蘭精的carey表示,業者日益需要升級增值,不斷創新。現在業者較少在基本款t恤方面競爭,反而推出更多價值較高的創新產品,包括功能性或多用途衣物,例如可以當便服穿著外出的瑜伽服裝。此外,買家對環保服裝也深感興趣,有意了解更多。
最少訂貨量日益縮減
今年展會上另一個熱門議題,是越來越多買家要求縮減最低訂貨量。部分供貨商對此頗有怨言,有些則視之為利多跡象,意味更多獨立企業及中小型公司開始或再次進入市場。
多倫多inspired style by spanner公司的資深設計師兼買手shelli oh說,最低訂貨量是個實實在在的問題,令小公司難以試用及采購新面料。雖然該公司已經營業40年,但是最低訂貨量仍難以達到大生產商訂下的龐大數量。她表示,現在不易找到可以或愿意和他們合作的業者。
有時,客戶提出的最低訂貨量實在太少,令供貨商感到為難。浙江企業dong yang clothing company的高級經理cherry
zhang說,顯然很多公司都想縮減最低訂貨量,曾有買家查詢能否訂購少至300至500米的面料。
一些生產商顯然感到沮喪。他們說,供貨商必須明確告訴買家,需要多少時間交貨,以及最少要訂購多少貨量。談到這個現象,carey表示,溝通不足是導致生產延誤的主因之一。究竟生產商可以做到甚么,必須清楚解釋,最重要是讓買家正確理解最低訂貨量和交貨時間。
關稅增加
除了中國大陸內地價格攀升外,多家公司察覺到其他供應地的成本亦在上漲,尤其是提高了關稅的土耳其和秘魯。一些生產商表示,反傾銷稅對他們構成沉重負擔。反傾銷稅是進口地政府對訂價低于真實市價的進口產品征收的稅項。
對總部設于孟買的asm industries公司而言,關稅增加確是一大難題,該公司副總裁biplab bera對事態深表關注。目前該公司有三成產品出口至秘魯及土耳其,這些國家對他們的產品征收更高關稅,勢必影響該公司的出口業務。
色彩及面料趨勢
只要仔細觀察,不難從展覽會窺見一些業界趨勢,然而不少買家和參展商對來季潮流都各有己見。大會藝術總監louis gerin及gregory lamaud指出,業界開始離棄人造面料,回歸天然材質。色彩預測方面,他們表示橙、綠、粉紅將于2015年大行其道。亮麗的蘭花紫是2014年的流行色,在會場內觸目皆是。
買家對面料的喜好不一,各種各樣的產品都在考慮之列。
bradley international trade 制作助理ting ting lam說,兩面截然不同的面料,即一面是印花,另一面是純色的面料特別受歡迎。
買家對麻布這種傳統服裝面料態度迥異。總部設于美國德州的gramercy associates 顧問 mimi irwin顯然對市場現況感到
失望,表示麻質服裝有大舉回歸之勢,但只限于梭織而非針織產品,純麻或混麻針織服裝不多。
獨立面料買家virindra maloni物色制造男裝恤衫的麻布,也覺得不易覓得合適產品以滿足本身需要。她說雖然恤衫已不如以往般流行,但也有一些顧客需要優質恤衫,所以她嘗試以純麻面料制造這類服裝。
美國國際服裝面料展2014在紐約市javits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期為1月21至24日,超過246家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紡織品、飾邊、配件及成衣供貨商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