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西部有一個名叫杰恩的人首先用粗帆布作了一條式樣新奇和牢固的工作褲。
1853年,利惠.斯特勞斯在舊金山為加利福尼亞的礦工用棕色的帆布面料加工了世界上第一條用作工裝褲的牛仔褲。牛仔服變成靛藍色是在1858年,利惠.斯特勞斯從法國的一個小鎮開始進口利用藍色染料染成的一種斜紋布布料制成工作褲。牛仔褲從此在美國得名并流傳開來。1872年利惠.斯特勞斯采納雅各達.戴維斯的專利,用銅釘加固口袋,逐漸演變成低腰、直筒、緊臀牛仔褲款式,使之穿起來更更為舒適合身。后迅速被美國西部地區的礦工、牧民接受,稱之為“藍色的瓊”。
牛仔服裝的發展
1877年人工合成的靛藍色染料第一次被投放于市場。
1897年利惠.斯特勞斯正式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生產牛仔布和牛仔服裝,創造了牛仔王國的神話。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服裝行業中最大的企業。
1902年,LEVI STRAUSS在逝世,但他所發明的牛仔褲卻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考驗,工裝褲還是西部工人們的主要工作服裝,最后風靡全世界,成了青年一代的制服。
1912年出現了第二個藍色牛仔褲的生產商——亨利•大衛•利創立的H•D•Lee公司,開始生產LEE牌連身工裝褲。1949年推出女裝牛仔褲,掀起一股女性穿著牛仔褲的風潮。
20世紀50年代市場上出現第一條拉鏈牛仔褲(1925年lee推出第一條拉鏈的牛仔褲;40年代作為美軍需品)。
1950年中期,LEVI公司開始為她的產品做廣告,牛仔褲才在美國流行起來。
到50年代末,牛仔褲已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在1958年,大約有百份之九十的美國年青人都擁有一條牛仔褲。在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士兵值勤時也穿牛仔褲,Lee101和Levi''s501等直筒型牛仔褲紅得發紫。
60年代是強調體形的瘦窄型及彩色牛仔褲唱主角的時代。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 短小合體窄肩的A字形上裝配低腰、緊臀、喇叭型牛仔褲一統天下。
20世紀70年代中期香港、臺灣開始生產牛仔布和牛仔褲。
70年代,傳統的五袋牛仔褲已被歸入當代時裝之列,時裝設計師開始設計牛仔裝,變化出闊角褲、喇叭褲來,并推出充滿彈性,超級緊身的牛仔褲。
1974年市場上推出第一條水洗牛仔褲。
70年代末、80年代初廣東、上海、江蘇、遼寧等地相繼生產牛仔布和牛仔服裝。
80年代期,瘦窄型牛仔褲又“卷土重來”,愛標新立異的人,故意在膝蓋等處劃一個大口子,以顯示個性。牛仔褲流行破破爛爛的款式,花一點錢便能買到具有象征地位的名牌牛仔褲。
80年代中期以后,以Levi''s501為代表的、不盲目追崇流行、幾乎與所有的服裝都可以搭配的直筒型牛仔褲重獲好評,再度風行。牛仔褲由以前講究合身服帖,進化為追求原始牛仔褲味道的直身裁剪,款式由喇叭褲演變至蘿卜褲。
90年代,出現回歸原初的趨勢,流行模仿牛仔褲剛誕生時人們的穿法:大尺寸寬松式,腰圍部分退到胯骨當今被稱為“造作的牛仔”時代,各種元素被加到牛仔褲上或是將牛仔元素打散重新組合。
20世紀90年代初,Lee Cooper作為第一個歐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陸,給中國牛仔市場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給中國的民眾突破先天體型上限制,充分享受具有歐陸風情的情調。有著90多年歷史的英國Lee Cooper牛仔品牌,其產品已行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7年Lee公司帶創新吉尼斯記錄的長23米的Lee10IZ巨型牛仔褲,在北京和上海展示,令國人大飽眼福。
1999年,流行刺繡,釘上羽毛,充滿民族氣息的牛仔服。
2001年,石磨藍漂染的洗水牛仔褲將再次復興。
牛仔褲文化發展整整一百年都沒有什么變化,一直到七十年代成為全球性的集體潮流時,在款式及變化上才有突破性的演變。牛仔褲的外型變化,在七、八十年代可說是各走極端。而踏入;到了九十年代,牛仔褲已經成為時尚舞臺上,設計師競相爭艷的焦點之一,像淺色系列、水洗系列、正白色系列、皺痕紋、螺旋紋等等,在顯露出牛仔風格,無人取代,也由于設計師的厚愛,使得別具特色的牛仔服飾,不在只是便宜的款式,而是帶點價位的高級單品了。
百年來,牛仔裝作為一種時裝在時尚的大潮中成為一簇絢麗的浪花。那磨洗后顯現的舊的肌理和色彩的微妙變化,體現了返璞歸真的粗獷豪放;合體緊身的幾何式剪裁超凡脫俗,使人更顯瀟灑與活力。
LIEKANU--起源美國德克薩斯牛仔守獵部落
德克薩斯牛仔部落頭領帶著一幫英姿颯爽的牛仔縱橫馳騁、策馬奔馳在南美洲的原始草原上;一次,他們圍獵一頭野獸時,牛仔們闖進了一片原始森林,迷失了方向;誤入印第安人部落領地,牛仔頭領被捕,印第安人把牛仔頭領身上所有財物搜刮一空,身上只有一條粗獷不一的牛仔褲,被關進了印第安人的地牢里等候處置。一位美麗善良的印第安人部落女奴卡奴,偷偷送食物給德克薩斯牛仔部落頭領,牛仔頭領感激之余對卡奴產生了愛慕之情,并決定帶她一起逃離印第安人部落。牛仔頭領擬好了逃離計劃,將身上的牛仔褲撕下一塊,寫上計劃讓卡奴傳遞給他的部落兄弟。幾天后的一個黑夜里,牛仔們放火燒毀印第安人的馬圈;以聲東擊西之計,成功營救出牛仔頭領和卡奴。
德克薩斯牛仔為了慶祝這段歷史,將這支牛仔隊伍命名為“獵卡奴LIEKANU”牛仔。他們統一服飾裝配,是當時最具效仿力的符號,在美國西部威名遠揚;它散發著美國人為之心馳神往的“獨立”、“自由”、“冒險”、“性感”、“休閑” 等等濃烈的牛仔氣息,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Liekanu jeans有能力同世界各國同行建立起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共創二十一世紀牛仔的明天。(中華服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