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來,商務部組織的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成效顯著,為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搭建了良好平臺。在當前外貿形勢下,紡織外貿作為我國傳統優勢領域,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該活動對紡織外貿發展意義非凡。
從整體外貿數據來看,2024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展現出強大韌性。但紡織外貿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一方面,貿易壁壘不斷升級,美國對華紡織服裝關稅政策調整,嚴重影響我國對美出口;歐美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以嚴苛環保要求限制我國紡織產品進入其市場。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越南、柬埔寨等憑借自貿協定、廉價勞動力等優勢,承接了部分原本屬于我國的紡織訂單。
然而,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為紡織外貿企業帶來了新契機。截至 6 月 24 日,外貿優品中華行已開展225場活動,參與企業和采購商超1.9 萬家,成交額248億元,幫助眾多出口受阻企業進入國內市場。紡織外貿企業可借助這一平臺,將優質出口產品推向國內消費者,緩解出口壓力,實現內外貿協同發展。比如,一些原本專注出口的紡織企業,通過活動進入國內連鎖商超的700多個線下專柜以及11家電商平臺設立的線上專區,豐富了國內消費供給的同時,也為自身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
為更好推動紡織外貿企業借助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實現突破,商務部后續舉措至關重要。在提高活動舉辦水平方面,下半年計劃舉辦 330 多場活動,紡織企業可積極參與重要展會、消費活動等平臺,展示特色產品,像在海寧家博會,艾諾紡織通過展示智能化生產的高品質色織布,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客戶,其產品不僅銷往歐美,還拓展了南非、中東等新市場。
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商務部抓好15條支持政策落實,如 “三增三減” 政策,利用財政、金融、保險支持措施,減免困難企業展位費等,紡織企業可從中降低內銷成本,增強內銷信心。對于眾多中小型紡織外貿企業而言,這些政策支持能夠有效緩解資金壓力,助力其更好地適應國內市場。
在提高企業一體化能力方面,實施內外貿一體化企業倍增行動,培育領軍企業和綜合服務平臺,紡織企業可借此提升自身一體化經營水平。例如,一些企業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利用 “離境即退稅” 政策,加快資金周轉,將產品銷往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優化市場布局,降低對歐美傳統市場的依賴。
紡織外貿企業應積極把握外貿優品中華行帶來的機遇,借助商務部后續系列舉措,在復雜的外貿形勢下,通過拓展國內市場、優化市場布局、提升產品競爭力等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紡織外貿行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