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風中,外貿大省浙江努力跑出強勁曲線:1至5月,全省進出口總額達2.24萬億元,同比增長6.5%;出口1.69萬億元,增速高達9.6%,對全國出口增長貢獻率20.7%,居全國首位。
浙江外貿,為什么能逆風跑出加速度?
從單一依賴到全球織網,浙江外貿的韌性,首先源于對非美市場的深度突圍。
1至5月,浙江對除美國外的其他主要市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這正是浙江外貿逆勢抗風險的底氣。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如今貢獻了浙江外貿的半壁江山,1至5月,進出口額達1.28萬億元,同比增長8.7%,占全省總額的57.2%。企業對新興市場信心十足。
不僅如此,浙江還有歐盟、東盟作為增長雙引擎——對歐盟、東盟進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1.1%和13.1%;中東、拉美、非洲作為新藍海,出口分別同比增長6.0%、4.8%和9.3%。
數據背后,不僅是更多元的市場,更是浙企通過“供應鏈出海”分散風險的探索。
用高附加值產品打開增長新空間,浙江外貿的加速度,還來自產品結構升級。
浙江出口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驅動型躍遷。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顯著提升。1至5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6%,占全省出口的47.3%,拉動整體出口5.8個百分點。尤為亮眼的是船舶出口104.8億元,同比增長18.2%。
傳統產業也正煥新: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達4990.7億元,同比增長6.1%,占全國份額提升至30.0%。
進口結構同樣在優化。1至5月,浙江高技術產品進口額達404.8億元,同比增長28.1%,電子元件進口增速達38.4%,這類增長,都為浙江提升本地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注入了新鮮血液,也是企業產能旺的印證。
也有智慧供應鏈的升級。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能夠自動調用接口獲取物流情況,與買家確認信息、起草訂單。
更有政務效率的躍升。4月,杭州海關推出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AI備案通”,不僅能幫助企業進行申請填報、信息變更等,還能提供標準化文書模板,推動自主品牌出海加速。
浙江外貿的加速度,是市場、技術、政策系統發力帶來的結果。從東盟工廠的機器轟鳴,到浙產船舶揚帆出海,再到AI視頻的全球傳播,這是市場多元化、產品高值化、運營數字化的全新外貿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