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 市場:供需偏弱壓制價格上行
近期原油市場呈現震蕩偏暖調整態勢,截止18日,美國 WTI 原油期貨9月合約結算價報66.0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9月合約結算價報69.28美元/桶。其上漲的主要利好因素包括美國傳統燃油消費旺季的延續,市場對地緣局勢脆弱性的擔憂,以及美國仍維持對部分產油國的制裁立場。
然而,PTA市場的表現則相對乏力。3-6月 PTA 市場處于去庫階段,但進入7月后,檢修裝置陸續復產,供應邊際增加,且市場缺乏計劃外消息指引。同時,華東320萬噸PTA新產能開始試車,進一步加劇了供應壓力,目前PTA行業開工率維持在80%附近。近期供應端變化不大,市場維持累庫格局,供需結構僅窄幅改善,再加上外圍缺乏實質性利好,市場驅動略顯不足。
下游方面,聚酯市場已步入需求淡季,開工率在86%附近,且存在減產預期。在需求持續弱化的背景下,市場成交重心下移,下游對原料的采購積極性不足,僅維持剛需。終端紡織企業為緩解資金周轉壓力不得不減少生產,疊加外貿訂單減少,多數企業以消化庫存為主。綜合來看,盡管原油市場存在窄幅利好波動,但 PTA 供需面整體表現偏弱,將壓制PTA價格上行。
滌綸長絲市場:滌絲產銷破百價格逐漸止跌
昨日聚酯工廠POY產銷預計已超 600%,滌綸長絲產銷率達107.1%。上周末至今,滌綸長絲價格終于從下跌態勢趨于穩定,隨著價格逐漸止跌,聚酯市場也逐漸進入企穩階段。
回顧近期走勢,滌綸長絲從6月末伊以停火后開始走出持續跌勢。在6月25日至7月21日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滌綸POY 150D價格從7225元/噸下跌至6550元/噸,下跌675元/噸,跌幅為9.34%;FDY 150D的價格從7450元/噸下跌至6800元/噸,下跌650元/噸,跌幅為8.72%;DTY 150D的價格從8450元/噸下跌至7800元/噸,下跌650元/噸,跌幅為7.69%,當前價格已較4月時滌絲歷史低位差距不大。
庫存方面,4月高點時,滌綸長絲POY工廠庫存接近 30 天,FDY工廠庫存接近32天,DTY 工廠庫存更是超過了34 天。而截至7月17日,滌綸POY、FDY、DTY的工廠庫存分別為25.4天、25.6天、30.7天,較4月仍有一定差距,且4月市場還籠罩在特朗普的關稅陰影之下,因此分析師認為短期內滌綸長絲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下游織造企業的開機率基本穩定,截至7月17日,國內主要織造生產基地綜合開工率為50.59%。具體來看,噴氣織機開機率在7成偏下,圓機開機率在4成偏下,噴水織機開機率在6成偏上,經編開機率在 5 成偏下。一方面,淡季氣氛深入,工廠坯布庫存繼續累積,企業不得不減少生產以緩解資金周轉壓力;另一方面,到 7 月下旬,下游該停產、減產的企業大多已完成調整,剩下開機的織造企業大多經營情況良好,有相對穩定的客源,對原料價格看法也相對正面,因此接下來下游織機開機率下調空間有限,對滌絲的支撐逐步穩定,看空情緒有所緩解。
不過,當前市場并非毫無隱患,最大的隱患便是庫存。短期來看,自6月下旬起,聚酯庫存就處于持續積累狀態。目前織造開機率剛在五成左右,每天織機能消耗的滌絲數量有限,再加上一些企業想維持開工又不想積累大量庫存而選擇減少產能,聚酯每天的產銷基本在3-5成。但截至7月17日,滌綸長絲裝置的開機率卻高達92.94%,若沒有大規模減產,滌絲工廠庫存仍會持續積累。
長期來看,下半年滌綸長絲約有6套裝置160萬噸新產能投放,主要包括桐昆3套30萬噸、恒逸20萬噸、新鳳鳴1套30 萬噸,福建經緯關停裝置也存在重啟預期,供應端呈增長趨勢。而消費方面,在與美關稅貿易摩擦的影響下,預期較為謹慎,這將對下半年聚酯工廠滌絲庫存產生壓力。
總體而言,目前滌綸長絲市場整體局勢趨于穩定,看空情緒得到一定緩解,短期內聚酯行情大幅波動的概率不大,但庫存問題仍需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