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份開始不同城市的新一佳就陸續歇業,新一佳倒閉的消息不脛而走,甚至有網友爆料新一佳老板已經跑路,數萬員工將其告上法庭。到底新一佳出了什么事情?仿佛一夜之間,這個深圳市標桿百貨企業就走到了盡頭。
資金鏈斷裂,去年已現端倪
從新一佳供貨商那里了解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新一佳就在拖欠貨款。今年7月22號,深圳寶安區的新一佳門店,人頭攢動,數十名供貨商在門前討要貨款,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來上門要債了。
據了解,先后至少有50家供貨商上門向新一佳討要貨款,迫于壓力,新一佳方面發出了一份“付款承諾書”,承諾將按時分批支付剩余的貨款,違約將按照拖欠款項自應付之日起每日萬分之五向供應商支付違約金。
截至目前,新一佳仍未按承諾支付剩余貨款。
在今年的一份《新一佳集團重整實施方案》中是這樣說的,電商的沖擊加上人力物業的成本,新一佳集團面臨巨大的壓力,從2015年以來銀行對下屬公司連續抽貸10.98億元,導致資金鏈斷裂,迫使集團在2015年6月爆發債務危機。
截止8月31日,新一佳集團通過自查,資產估值總額為288105萬元,負債總額為251689萬元,負債率為87.36%。
新一佳集團與深圳市大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嘉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平臺公司,即深圳市大晟新一佳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新一佳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公司重組上,三方成立的平臺公司與新一佳集團簽訂運營托管協議,成立重組委員會與供應商建立交流平臺,解決貨品及款項問題,并由該公司注入資金恢復新一佳門店的正常運營,支付員工工資及物業費用。
此外,以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為主體申請進入司法重整程序,完成清產核算、核實債務,再由深圳市大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嘉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新一佳集團資產、債權債務清晰、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籌資收購新一佳集團。
新一佳成立于1995年,是深圳市的標桿企業,曾經營業額達到了174億元,位居全國商業連鎖企業22位,門店遍布全國。新一佳走到這個局面,讓不少人唏噓不已。
它又是如何從一個營收百億的企業走到今天這步的呢?除了外部環境的壓力,它該反思的地方在哪里?
盲目快速的擴張,留下了隱患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零售業剛剛起步,新一佳剛好趕上了這個好時機,一些外資巨頭也在這個時間點進入中國市場。從1995年到2000年,新一佳抓住先機,在深圳布點,迅猛發展,成為了當地的龍頭企業。
2000年以后,新一佳開始布局深圳以外的城市。到了2005年,新一佳就已經在全國開設了70多家連鎖店,足跡遍布20多個城市。
新一佳的擴張速度非常快,一年的時間就開了十多家分店,成為廣東省開店速度最快、數量最多、經營面積最大的超市企業。在2003年,新一佳被列入全國連鎖20強。
但在新一佳擴張的背后,它其實還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首先新一佳在根基還不是很穩的情況下就全國擴張,而像沃爾瑪、家樂福這些零售巨頭相對要謹慎很多,不了解當地市場的情況下,這些巨頭不會隨意的開店。
新一佳成立短短5年,后續管理還不成熟穩定,這樣的全國拓展,顯得十分冒進。
再者,新一佳的異地擴張布點太散,戰線太長,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永輝超市雖然也是全國擴張,但他們在進入某個區域之后就會密集開店形成規模優勢。布局散亂成了新一佳的問題之一。
擴張之后的新一佳,就陸續出現一系列問題,首先就是物流,新一佳曾想自設一套全國物流體系,但是資金物力跟不上,最后只能委托第三方物流,但第三方物流無法滿足新一佳對生鮮、水產品的配送需求。
2008年,新一佳就開始陷入“關店潮”,因為對當地市場不了解,導致一些門店的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從2008年到2013年,新一佳就先后退出鞍山、東莞、淄博、西安等地,累計關店數十家。
盲目的擴張致使新一佳的現金流緊張,有一家深圳本地的供應商曾透露,新一佳幾乎80%的門店都是不盈利的。一旦資金出現裂縫,新一佳就會處于危機的邊緣。
創新能力缺失,跟不上市場
外界對新一佳最深的印象就是沒什么特色,電商崛起的時候,別的零售商超百貨都在想法子創新應對這一“洪水猛獸”,但新一佳從創立到現在,基本沒什么太大的改動。
當年新一佳剛剛進駐江門的時候還引起了轟動,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人人樂就超過了新一佳。隨后,又有眾多商家相繼加入競爭行列,市民的選擇更多了,這個時候就是靠創新能力來引得顧客的青睞。
2006年,新一佳也試圖做出改變,重新規劃了自己的商鋪,一層賣大眾百貨,二層設生活超市,三層是精品百貨等,但是這一調整并沒有帶來太大的改觀。
有媒體對新一佳做調查的時候,許多市民普遍反映的就是,新一佳裝修從來沒變過,沒什么特色,進駐的品牌也沒什么檔次,相比之下,其他超市不論是品類上,特色上,活動上都遠超新一佳。
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也是商業法則。電商的到來對實體零售業的沖擊確實是有目共睹的,但這也恰好反映出了問題。
科技創新能力給實體零售業帶來了新的曙光,不少經營者結合線上線下,升級拓展業態。超市、百貨等引進移動支付,將客戶群細分,加大差異化力度。
在我們一味抱怨市場寒冬的時候,又是否想過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