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利德曼環保袋制品有限公司
貨號 | ldm-2018 |
---|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于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后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準公共資源,垃圾分類在運送到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后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的。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對“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作出了部署,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監管,徹底堵住洋垃圾入境,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兩個涉及固體廢物管理的國家層面重要實施方案在較短的時間內相繼出臺,從不同角度都明確提出了提升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的目標,可以說是一套“組合拳”,二者相輔相成,互相策應,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于我國環境質量改善這一目標的實現,為建設美麗中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發達國家固體廢物出口之所以能夠形成巨大產業,主要得益于其較為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出口導向的固體廢物分類反過來也帶動了廢紙、廢塑料分類回收比例及效果的不斷提升。由此可見,良好的垃圾分類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大力倡導,努力推行。
廢紙和廢塑料同樣也是我國垃圾分類的重點品種。我國人均紙張和塑料的消費量和廢棄量遠低于發達國家,僅為美國的1/4左右。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廢紙、廢塑料的總產生量仍然十分巨大,而且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產生量還將不斷增加。2016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回收的廢紙、廢塑料量分別達到4963萬噸和1878萬噸。考慮到我國人均紙張和塑料消費量遠低于發達國家,我國廢紙、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實際上已經超過了許多發達國家,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中廢紙、廢塑料的含量遠低于發達國家就是強有力的證據。
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仍然依賴“收購”垃圾或從業人員分揀垃圾實現較高的回收率,增加了回收成本,不利于居民自覺履行垃圾分類的環境責任,也有悖于“產生者負責,污染者付費”的基本原則。